金相切割的重要性
金相切割或分段通常是金相樣品製備過程的第一步。由於樣品或實體過大,通常需要先進行切割,才能進行後續的磨削和拋光步驟。根據部件的幾何形狀、材料硬度和所使用的分析技術,可以選擇不同的切割技術和耗材。
切割過程
在機械分段技術中,濕式切割是最常用的金相分析技術,因為它在切割過程中對樣品的變形影響最小。
優勢與適用性
1. 低變形:
o 濕式切割適用於硬材料的薄切割,並且幾乎適用於所有固體材料。
o 儘管對於非常軟的聚合物或橡膠材料,適用性較低。
2. 變形區域:
o 在磨料切割過程中,通常會觀察到切割表面下方有一個小的塑性變形區域,
深度一般小於 200 μm。
o 這意味著後續的磨削和拋光步驟可以大幅減少,因為所需去除的材料較少,
且更容易達到真實的微觀結構。
然而,這種方法無法實現曲線切割或處理複雜的樣品幾何形狀。在這些情況下,可以使用鋸子,主要是線鋸或帶鋸。對於薄切割,則有一個稱為“切片術”的技術。該技術是聚合物工業和生物學中的標準技術,但由於需要使用特定的刀片,對硬脆材料的適用性有限。
透過選擇合適的切割片,可以優化切割非常柔軟和延展性材料的效果(例如非常硬和脆的材料)。通常,適用以下原則:軟砂輪適合切割較硬的材料,而硬砂輪則適合切割較軟的材料。
濕磨料切割工作流程
為了開始濕磨料切割過程,首先將零件放置並固定在切割機的夾緊裝置中。然後,使用者必須選擇合適的耗材,設定正確的參數,並將切割輪放置到位。接著,啟動自動或手動切片過程。樣品切片後,可以取出並清潔,然後進行後續處理。
切割類型